《老杨教作文》和中考语文试卷关联解读

搜搜小姐姐 搜搜小姐姐
来源:互联网
老杨说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出口,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先不必说作文能力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性价值与意义,也不必说作文能力对文科客观题答题时语言组织与表达的作用,单是一张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和现代文阅读(含名著阅读,不含文言文阅读)就有87分(50+10+17+10),远远超过了“半壁江山”(以130分计算,占比66.9%)。那么,作文和阅读又有什么关系呢?一、阅读与作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阅读和作文的密不可分性体现在:阅读是运用写作知识体系中的相关知识点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深入剖析并按要求进行表达的过程;写作是按照命题人要求(审题)运用写作知识(选材、立意、构思、表达)表现作者观点、思想、情感的过程。两者的交集点就是“写作知识”。写作知识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应用文、新闻、说明文、议论文、文学类文本)。因此,阅读和写作都必须遵循其文体特点规律,否则,必然导致思路不清,茫然无措。《老杨教作文》是一套系统介绍“写作知识”的初中作文教材二、阅读与作文教学之现状先说阅读教学。可以说,语文老师用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是很多的,但是,效果却不敢恭维,说“低效”那是客气的说法——也许会有人不服气,那么,我们可以算一笔账:老师们对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处理主要分两部分:古诗文教学和现代文与作文教学。其中古诗文约占三分之一时间(远远超出试卷的占分比例),现代文和作文教学约占三分二时间,其中主要时间都耗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上了。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按文体分类)约50个左右,按每个学期18周计算,则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时间为:18周×6节/周-(18×6÷3)=72周,假如保证每周一节作文教学课(实际上很多人没有保证每周一次课内作文时间),则实际用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为:72周×6节/周-108节(作文课时数)=324节,还原成周为单位,则324节÷6节/周=54周。结论是:每周只需解决一个知识点还有4周剩余时间。当然,实际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螺旋式”上升的,并非每周一个知识点的截然分开。以上数据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一周(6节课)解决一个很小的阅读知识点,在理论上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了,而实际效果却不敢恭维,这就不能不令每一个语文人深思反省了。再说写作教学。在语文界有一句被广大语文教师高度认同的话: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是煮饭的“米”,“怎么教”是煮饭的“锅”。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看看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是十分迷茫的,更可怕的是,有些老师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在作文教学上存在着致命问题,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就是这么学作文的。因此,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纯天然的“野蛮生长”状态,学生的作文水平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我开窍”,其结果就是: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初一和初三一个样,极少数学生作文水平虽有提高却并不稳定(老杨就深刻地体会过这一过程)。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能力自测方法: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力如何?不妨做一次自我检测。老杨推荐的方法就是:从学生的作文中任意拿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并对每处修改做出详细的修改说明。因为修改作文首先要运用文体知识对原文进行诊断,然后要根据原文材料和写作意图重新构思,期间,必然要运用系统的写作知识。解决了“重新构思”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作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老杨教作文》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解决了作文“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三、《老杨教作文》和中考试卷的交集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分为“基础积累、阅读、写作、附加题”四大部分,其中“阅读”部分又分为“文言文阅读、实用文本阅读、文学文本阅读”,“附加题”就是“名著阅读”。下面分别从“文学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和“作文”三个方面来谈《老杨教作文》与中考试卷的关系。《老杨教作文》与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年广东省中考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6题:“第⑤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按照《老杨教作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九年级上册专题七)介绍的作文知识可做如下分析判断:第一,在结构上是否和前文形成照应、是否为为后文铺垫?第二,在内容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三,在写法上是否形成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而答案的关键词就是以上三个方面(憧憬、照应、铺垫、对比)。2021年广东省中考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7题:“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按照《老杨教作文》(七年级第五课、九年级专题四)介绍的作文知识可知:主要人物是文章主题的载体,而文章的主题又是通过人物情感表达体现的。而本文的主题并非单一的,既表现了人民战士为国戍边的献身精神,也表现了军人家属对戍边战士的理解、支持和无私奉献,还歌颂了为国奉献的军人家庭的高尚情操和忠贞爱情。因此,运用《老杨教作文》的相关知识,从主题把握入手,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就不难找出文章的主人公,也不难说明清楚理由。《老杨教作文》与名著阅读2021年广东省中考试卷附加题3:“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请以伊昭或原著中另一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作品是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达到讽刺效果的。”审题可知:通过人物刻画达到讽刺效果,也就是说,要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角度进行思考。《老杨教作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六、七课)专门介绍了人物刻画的方法,以《范进中举》为例,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情态描写(肖像和神态)。如果考生对其中的内容有一定的印象,是不难拿到高分的。《老杨教作文》和作文2021年广东省中考试卷作文题:请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不得不说,今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是命得真好!但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可能会一下子难以适应。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审题。以往的审题训练要么是审材料。要么是审题目,现在既无材料也无题目,咋审?第二,选材和立意。审题是选材和立意的前提和基础,审题无从下手,选材和立意自然难免茫然。第三,构思。这是现在初中生作文的痛点!很多学生考场作文时其实是没有构思的(因为不会,所以没有),一般情况下,是先想好一个材料,然后就动笔写了,至于该怎么结尾,到时候再说吧。现在突然规定了文章的结尾,这叫“我”怎么弄啊?所以,很多学生(尤其是中等及后进生)没法把文章写完,即使勉强写完也是生拼硬凑,不能做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但是,如果你按照《老杨教作文》的要求做过系统训练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老杨教作文》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写好记叙文的结尾”中明确要求:“好的结尾,能更加深入、透彻地为文章点睛,凸显文章主题”;好的结尾要“与标题和开头形成呼应”。《老杨教作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八专门举例介绍了“首尾呼应、凸显主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两种方法。如果考生进行过以上专题训练,那么,看到结尾就知道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了,这就解决了“审题、立意和选材”的难题。第二,关于构思,是《老杨教作文》一书最独特的地方,是现有其他作文教辅类资料中所没有的。《老杨教作文》系统介绍了构思的基本步骤和内容安排。即“确定文体”“锁定核心事件”“背景选择”“人物安排”“情节设计”“详略布局”“情感表达”“文脉线索”“表现手法”“开头结尾”,共十大步骤。如果考生进行过系统训练,是可以在3-5分钟内写出构思提纲(关键词)的。这个构思过程环环相扣,逻辑缜密,“结尾”是其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如果能熟练运用《老杨教作文》中的构思技巧,则该文的写作就会得心应手。结 论《老杨教作文》既是一套按照文体特点建构写作知识的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帮师生们解决了“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既是现成的教案,也是很好的学案”——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华章老师评价),又是一套运用写作知识全面深入解析文章的阅读教学范本(《老杨教作文》中的“范文评析”环节对教材中的名篇、经典文章和学生病文都有详细的评析和独到的解读)。所以,《老杨教作文》是一套“以写促读”的高效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初中师生必备辅助教材。购买《老杨教作文》可扫描以下ErWeiMa。集体团购可优惠,请加老杨私人联系。

扫描以下ErWeiMa,《老杨课堂》gongzhong号,可长期免费获取中考语文资源。往期文章阅读请点击:2021年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回眸2021年中考名著“考什么”“怎么考”?202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2021中考作文5道模拟试题及审题立意分析《老杨教作文》教法示例1——“借物喻人”写法修改示范《老杨教作文》教法示例2:象征(比喻)手法运用修改示例

相邻资料

阅读 下载数 0
栏目专题
user-avatar
高中课程
高中(Senior high school),是高级中学的简称。
user-avatar
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内容以图片和视频为主,可以发布长度不超过1分钟的视频。
user-avatar
MBA课程
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的专业学位硕士。
user-avatar
演讲口才
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
user-avatar
育儿知识
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名人专题
user-avatar
祝文欣
品牌管理机构首席培训讲师、管理顾问。
user-avatar
刘一秒
广受认可的中小企业家创业导师。
user-avatar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百家讲坛嘉宾。
user-avatar
苏引华
大脑银行创始人、世界首席大脑工程师。
user-avatar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