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基金会、泉果基金、景林资产三巨头“出手”,“抢食”恩捷股份75亿定增

搜搜小姐姐 搜搜小姐姐
来源:互联网

恩杰75亿定增项目中不乏知名大佬的“慷慨捐助”,包括盖茨基金会、瑞银、全国基金、晶林资产等。其中,盖茨基金会已第二次参与恩杰股份定增,全国基金也是“老朋友”。赵毅管理的全国旭源三年持有恩杰股份921万股,市值近9.4亿。

恩杰股份75亿定增已结算。

6月20日,恩杰股份8542.14万股挂牌,募集资金约75亿元。本次定增共有21家知名投资人参与,其中包括恩杰的“老朋友”盖茨基金会、全国基金等。

盖茨基金会和全国基金一直青睐新能源。其中,盖茨基金会还“押注”了双环传动​​、中材科技、卫星化工等新能源概念股。全国基金子公司全国旭源混合持有期限为三年。半个国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新能源领域已不再“如火如荼”。2022年以来,新能源板块逐渐进入“熊道”,不少公募基金也很“受伤”。

全国基金、盖茨基金会、格林伍德资产

“亮相”恩杰股份75亿定增

恩杰股份75亿定增迎来一批资本大佬的支持。

6月20日,恩杰8542.14万股新股非公开发行上市,发行价格为87.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75亿元。

本次配售共有21家投资者,其中包括多家知名券商和公私募机构。其中,瑞银集团慷慨出资,认购金额高达10.89亿元。

盖茨基金会和春果基金也参与其中。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斥资2.24亿元收购恩杰255.13万股,全国基金斥资3亿元收购上市公司341.69万股。

事实上,盖茨基金会和全国基金都是恩杰的“老朋友”。

时间回到2020年9月,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也出现在恩杰50亿元定增项目中,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斥资2亿元认购上市公司277.8万股,发行价72元每股。

当时,恩杰股份股价持续上涨。2021年3月上旬限售股解禁后,股价持续“飙涨”。截至2021年底,历时一年多。慈基金会收获颇丰。

全国基金与恩杰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天天基金网显示,去年底全国旭源持有期限三年的十大持股中,恩杰排名第三,持股392.84万股,市值5.2亿元。全国旭源三年的基金经理是赵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今年以来恩杰股份股价不断下跌,也无法阻挡全国基金加仓的势头。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增至820.5万股,持仓市值达9.34亿元。

第二季度,全国旭源连续三年加仓。5月4日数据显示,全国旭源三年持有恩杰股份数量变为920.77万股,但持仓市值与一季度末几乎持平。9.39亿元。

除盖茨基金会和全国基金外,晶林资产旗下两款产品也参与定增,分别认购2.2亿。

盖茨基金会、全国基金“热爱”新能源

除了恩杰股份之外,盖茨基金会和全国基金也一直“钟爱”新能源。

其中,盖茨基金会不仅通过定增收购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还在二级市场频频“扫货”,包括双环传动、中材科技、卫星化工等。

以双环传动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新成为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944.5万股。如果按照3月31日双环传动收盘价26.32元/股计算,持仓市值为2.5亿元。

随着双环传动股价的上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持股的市值也“水涨船高”。如果没有减持上市公司,如果按照6月21日收盘价32.33元/股计算,其持股市值已升至3亿多元。

这只是盖茨基金会对新能源“青睐”的一个缩影。

早在2020年,盖茨基金会就盯上了新能源领域。它首先瞄准了涉足风电和锂电池隔膜业务的上市公司中材科技,但这一次盖茨基金会并非一帆风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已成为中材科技第八大股东,持股1347万股,市值2亿元。

随着中材科技股价持续上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短短一个季度内减持中材科技136.76万股,随后于一季度末增持上市公司124万股。2021年第四季度,直到同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股价迎来高光时刻,盖茨基金会迅速减持147.9万股。

此后,中材科技股价开始下跌,随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多次减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数量变为1107.25万股,持仓市值2.67亿元。

盖茨基金会除持有恩杰股份、中材科技外,还持有北新建材、卫星化工、先禾三只A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盖茨基金会持有北新建材1207万股,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有卫星化学3181万股,排名第七大流通股东;持有仙鹤股份446万股,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

此外,全国基金旗下公募基金的持股也非常看好新能源。全国旭源控股子公司全国旭源,持有期限三年混合A,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持仓大户均遍布锂电池、光伏领域。

锂电池方面,权重股前列的宁德时代,占基金净值的8.33%,还有恩杰、科达利等;光伏领域包括隆基绿能、TCL中环、晶澳太阳能等。上述六家上市公司合计持股比例均超过30%。

此外,全国基金今年2月还出资2亿元认购了联盈激光770.64万股。但上市公司股价并不坚挺。截至6月21日,累计跌幅已超过33%,这也意味着全国基金持股市值将缩水。

盖茨基金会和全国基金会并不孤单。今年以来,不少机构对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定增感兴趣。

比如,今年2月,诺迪斯基金、财通基金、国泰君安证券、兴业银行理财等知名机构亮相东方日升近50亿元定增;晶科科技30亿元定增项目共有24家全国机构获配,包括广发基金、华夏基金、诺德基金等。

新能源跌落神坛,公款“受伤”

沉寂一年的新能源似乎又回到了资金领域,但2022年以来,新能源板块却每况愈下,给一批公募基金当头一棒。

比如,海开源明星基金经理崔晨龙此前就凭借新能源市场的火热,管理规模飙升至百亿。但现在崔辰龙也陷入了新能源赛道。

例如,其管理的前海开元公用事业股票规模为166.19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该基金持股前十名包括TCL中环、宁德时代、宏源绿能、法拉电子、比亚迪股份、东方日升。

当新能源板块表现疲软时,基金业绩自然较差。截至6月21日,今年累计收益率为-0.27%。去年累计回报率下降了26%。

崔晨龙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前海开元新经济混合A也是如此,2022年以来,持股前五名均是新能源股。而这只基金将不再重现2021年109.36%的收益率,2022年收益率将转而向下,为-22.36%。

信达澳银基金的“顶梁柱”冯明远也是新能源行业的“忠实粉丝”。据天天基金网显示,其目前管理规模为233.48亿元,新奥新能源产业股规模占冯明远管理规模的“一半”。

同样,该基金自2022年以来业绩表现乏善可陈,2022年净值增长率为-29.29%。截至6月21日,今年累计收益率为-2.37%。

崔辰龙和冯明远自然不是唯一“看好”新能源的基金经理,身价百亿的基金经理卢斌也是其中之一。

陆斌掌管的一只规模近74亿元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A股主要持仓新能源赛道,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齐锂能、比亚迪等公司。这只基金的业绩将会如何,可想而知。2022年累计收益率“飘绿”,下降近25%。

陆斌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也不例外。2022年累计跌幅接近20%,但今年累计收益率有所改善。

如今新能源股定增再次被机构追捧,是否意味着新能源行业已经“触底反弹”?

开户炒股尊享福利,获得60天投资顾问服务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邻资料

阅读 下载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