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微信扫码
返回顶部
客服

思维遮蔽 非连续窘境

拒绝游泳的鱼 拒绝游泳的鱼
来源:知丰

课程下载

提取码:3min
检测百度分享链接是否有效: 检测报错
网盘转存下载
本课程供VIP会员免费学习。
下载途径:共971 MB,网盘转存下载。

课程介绍

从不同的学科里面看到相同的结构,是最美妙的感觉了。今天我们讲一下非连续性,从文化和科学,商业上解释。

思维遮蔽性

有一个效率极高的认知模型,可以让我们快速进步;然而正是这个认知模型,铸就了我们的认知边界,使得我们无法自我突破,这就是思维遮蔽性。

从文化上看,组成文化有三大要素:思维方式;生存结构;遮蔽效应。

外在的生存结构决定了内在的思维模式,因为你的思维模式就是对生存结构的简化,抽象,它们必须达到广义逻辑融洽。

由此,就很容易形成思维的遮蔽效应。因为:

生存结构可以改变,且一直在变

思维模型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文化形成之后,一定有思维遮蔽效应。任何文化,任何思维模式,一开始都是为了维持主体的生存,而对世界进行简化和抽象。奇怪的是,抽象化的东西反而是不可改变的。最后思维模式就从维护的作用,变成了戕害。

文化的思维遮蔽性

孔子的思想,源于并适应东方文明,延续2000年之久 世所罕见。其他文明古国全能封消云散了,中华这个文明一直到今天,硕果仅存。谁立的功劳最大呢?

那就是孔子。

孔子的思想一直都是我们过去2000年的思想,它适应于农业文明,在那个时代大大的提升了我们的生产力。但到今天,孔子已经成为我们生产力的一个制约了。我们过去在农业时代的时候,我们的GDP最高可以达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我们的技术发明总量在宋的时候,世界技术发明总量的70%,人口占世界 口的40%。庞大的帝国,由于儒家文化的强势他也产生了巨大的遮蔽效应,使得中国很难自发转换进入第二曲线,也就是工商业文明。

我们农业文明的最后一战是大清,我经常说大清是落后的 是腐朽的,但是它整个儒家文明 最完善化的一个标本。各位想想看在清的时候我们的疆域是不是扩大一倍啊。如果没有清,我们的地盘小的很。内忧外患也是中国历史最少的,很少很少。在清朝的时候 很少外戚把持朝政。这个时候也很少有地方叛乱。

而清的时候,对儒家研究到了考据学的程度。对这个文化精雕细琢,大清的文化跟儒家文化来衡量的话 他绝对不是落后的 反而是儒家文化最好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皇帝也是最勤奋的。

但2000年精雕细琢的传统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一个触角,鸦片战争,就轰然倒塌。

很多人把这次战争称为东西方之争,我觉得太狭隘了。它是东方的农业文明和西方的商业文明之争。

同样是东方文化 ,为什么日本率先实现了工业化?

日本没有文化,因为他们快速的把自己锁文化全部否定。比如隋唐时期全盘汉化,拍了多少唐使来唐朝学习;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不是地理上的 脱亚入欧,而是文化上的;二战以后美国托管,把美国所有的好东西,包括美国要的和美国不要的都学来。

所以王东岳说:越低级越稳定越有奠基性:但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是单向度演化不可逆,是社会发展必由之路,不由个体选择。

过去的170年, 其实就是去儒家化的起170年。

理解文化有三大关键要素。生存结构,思维方式和遮蔽效应。我前面反复对生存结构的概念进行说明,这个东西是文化和文明得以发生,以至于文化的第一基础。第二,思维方式。也就是在生存结构不同的处境下,文字符号发生不同的异变,从而导致不同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由此造成文化内涵的重大区别。第三,思维遮蔽性。我们一般人会理解说文化天然具有拓展性,我只要有文化,我就能创新,其实搞错了。文化一定首先具有遮蔽性。

人类的任何文化都跟真理无关。东方文化是具象文化,以对象的感受为获得外部信息的指导方式。西方文化为抽象文化,以非感受的信息 抽象整合为建构文化的基本方式。这两种方式跟你获得外部事物的本相都没有关系。

因此任何一个文化,他一定是一个在他自己的那个操作模式中内在自洽系统的一个系统。如果文化不发生外部对撞和交流,由于文化的内在模型的统一性和自洽性, 你站在文化内部是无法突破自己的文化坚壳的。中国人讲孝道,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如此聪明的人们,居然讲孝道讲了2000多年,从来没有理解过在孝道以外,还有一个宏大的世界,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天文学,中国文化几乎全部地忽视。历史上的千万中国文人,竟然没想到在孝文化,人际文化之外,还有一个宏大的天地,可见遮蔽效应效应之强,强到何种程度 ,这叫文化的遮蔽效应。

所以任何文化,都是有时间范畴的。在早期,他一定是维护其载体生存的,随着时间的流变 ,随着人类生存结构的流变,任何一个文化都有一个变形调整的必要,由于文化的自闭性,变形调整又变得极其困难,他必须把原来的那个系统砸碎才能变形。这就仿佛今天的任何新理论,新科学学说,都是对前一个逻辑模型加以批判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是一样的关系。这由此导致文化本身要突破自身,变得极具困难,这也是今天中国进行社会文化转型变得极具困难的原因,不破不立。

如果一个新的东西立不进来,破无效。那么这种文化的封闭性和遮蔽性,是我们所有人处理自己思想状态调整的巨大难题,往大里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形势的流变取决于思想意境和思想方式的变化,转化思想方式和自己的文化形态是极其艰难,它建立在原有封闭自洽系统的粉碎性调整之中,这就导致新思想转型,新思潮的出现,新理论的播散变得非常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历来的思想家都是最遭迫害的,古来圣贤皆寂寞,表达的就是古代圣贤的实际处境。

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有遮蔽性。每个人建立自己的文也一样非常困难,因为任何文化的三重要素你必须深刻理解。第一,找见你这个文化的生存结构,当下的生存结构,及其困境。第二 ,找到跟这个生存结构及其生存困境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三,你还得对自己原有已经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旧有思维模式,加以反遮蔽性地调整和重建,这就是思想改造或者说思想变形的难度,而人类的一切社会生存就叫文化生存,我们都是谋生行为体系的总和,因此,人类的一切变形,准备的一切发展,人类的未来生存取决于人类未来的文化调整,如果西方文化不能代表未来,那我们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产生和

传播,这是当今文化的重大课题。

即使不谈人类问题,我们即使说个人,企业,也一定要意识到你不断的地调整自己的思想状态和文化结构,你在社会上得以恰当生存的最基础条件,尽管这个操作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操作,首先需要你对人类文明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大家还要注意,什么叫有效学习?

由于任何文化都具有遮蔽性,由于我们每一个人不自觉的都有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如果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在你原有思想渠道之中的延伸,我把它称为无效学习。请记住任何文化结构都跟真理无关,人类的生存处境是不断流变 ,因此,如果你的学习过程没有一个结构过程 ,如果你的学习过程不是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而是在自己的思想中学习,只是增加信息量不改变自己的文化思想结构,它叫无效学习。

所谓有效学习必须是听到不同的声音。

如何建立新的思想系统,两个字破和立。对原有思维模型 你要破,然后一定要建立新的思维系统。

从科学看非连续性

换一个学科 另外一个学科里面是不是也有个非连续性窘境。

我妈所有人都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科学是数据,但我将告诉你 科学他也是有非连续性的。那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我们发现了哲学是科学为素材的。伟大的伟大的哲学家 几乎都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伟大的哲学家都是科学家和思想家。

任何哲学 且立论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得建筑在当时的科学认知基础之上。当代的哲思最好能够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演化论,粒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 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种种种社会学理论的当代科学系统为背景,即以各个分科边缘相互融合的自然知识与人文学科乃至哲学思考再融合,庶几有望拓展一层更大尺度的新视野,开创于一系更为宏阔的新心境。《物演通论》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榄树,他指的是常规科学所难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科学革命的结构》

当科学里面出现了新的范式 以后,科学革命完成以后,原有范式里面的主流科学家,它能否立即接受新的范式,你的回答可能是当然能。

依照传统观点,根据已知的客观证据,当然能够在两个竞争理论之间选择更好的一个。

但库恩推翻了这个解释,事实上的答案是no。科学家经常不能完成这样的转变。

举几个例子。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然而接下来几十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依旧被强烈驳斥。

《自下而上》:人类观单一览自上而下的模式,比如打仗靠将军,国家靠领导人,但实际上,现实世界恰恰存在着自下而上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主导了技术革命和亚洲崛起。

达尔文的太太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太太非常爱达尔文,她也知道达尔文的这个观点,所以非常不希望达尔文把这本书发表出去。它非常担心如果把这本书发表出去,等她死了之后她就再看不到她的丈夫了。因为她去的是天堂,和她丈夫去的是地狱。

再来看爱因斯坦。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那年他发表了五篇论文,其中就有狭义相对论。然后在1919年,被艾丁顿已经证明是正确的狭义相对论,但到1921年的时候 他才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学说,而是因为五篇论文中最不起眼的那篇论文,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时的诺贝尔奖,受到了严重的舆论压力。在不给爱因斯坦颁布诺贝尔奖,不是爱因斯坦的耻辱,而是诺贝尔奖的耻辱。即便那个时候他们也一直没有相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为什么连科学家都无法接受新思想?

给出一个著名的同时富有争议的解释:不可通约性:任何一次前后科学家的科学思想,他们根本不相融,不但不相融 连他们做比较都不能做。

我的论证是,在这些事件中,证据不是关键所在,改换所效忠的方式是一种不能被迫的改换宗教的经历。

普朗克说:一个新科学的胜利并不是靠使他的反对者幸福,还不如说是因为她的反对者终于都死光了。

普朗克1900年黑体辐射论文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之作。但普朗克终生不接受量子是一种物理 实在,而只是一种数学工具,尽管他自己是这个物理实在的发现者。因为他笃信牛顿的力学,力是连续的,而量子是不连续的。

千万不要觉得普朗克愚蠢,这是人类最难突破思维遮蔽性。连续性思维一旦遭遇非连续 时刻,人顿时找不到可立足之地。

神圣的第三个十年

不可通约性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爱因斯坦和科学的不可通约性。

先讲爱因斯坦如何用公理化方式建立相对论,再讲科学的不可通约性,爱因斯坦也有傻逼的时候。

爱因斯坦有多厉害,他一个人掀起了两次物理学革命,他用了什么方法呢?

普遍怀疑和第一性原理。

亚里士多德相信,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是以太元素组成的,月亮以上的天体都是由以太元素组成的,以太的特点就是绕中心物体进行匀速圆周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去除了以太的假设,才引发了狭义相对论。

理论家的工作可分成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其次是从公理出发推出结论。

发现公理和从公理推出结论,哪个更难?

发现公理更难。16岁的爱因斯坦就思考了这个问题:如果你用光来追一束光,怎么样?

按照经典的理论,就是相对静止下来了呢?

得到第一个基石假设:光速不变

在真空中光速都是一样的

任何物体的运动不能超过光速

光速恒定的假设对于爱因斯坦,相当于惯性假设相对于牛顿。

第二个:相对性原理

两个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办法判别哪个是运动的,哪个是静止的

你看多气人,只用高中数学就能推导出来相对论了。

打破的:打破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边界,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在牛顿的经典物理世界,时间是绝对的独立存在,与任何外在事物无关。

爱因斯坦又打破了时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速度越快 时间越慢,光速运动 时间归零。

广义相对论:

牛顿认为引力来自于物体的质量,物体之间神秘的远距离作用与能量,空间,时间无关。

爱因斯坦说:根本没有引力,说一个大质量的物体会造成周围的时空场弯曲,时间弯曲,空间弯曲。在最小作用原理作用下,运动必须遵循最短的路径,在大质量物体前,绕路远行。连光经过太阳时都会弯曲,显然不是因为引力吧,显然是因为空间是弯曲的。

爱因斯坦又是怎么想到的呢?

求助哲学。

普遍怀疑,实证主义认为对一切不能由感官直接感知的知识都表示怀疑。

所以爱因斯坦说时间,空间,以太,引力是否真的存在?

其实别人也做了很多跟相对论相似的东西,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曾经提出过相对论的很多成分,包括时间的非绝对性,洛伦兹变换等。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1态的概念,没有放弃 绝对时空概念,而且深受牛顿物理学的思维遮蔽性的影响,使他们在迷雾中步履维艰。

甚至在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相对论之后,他们已经看过相对论之后,依然无法相信。洛伦兹直到去世依然相信以太是存在的。

庞加莱在寻找一种新的电磁理论时,总是尽可能多的保留已有的东西,他的相对论版本就像一床拼凑起来的被子,所有那些用以太来解释电磁力的复杂理论,都将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同被历史遗弃的还有那些仍然相信这些观点的大牌教授。《爱因斯坦传》

一个新科学的胜利并不是靠使它反对者信服,还不如说是因为它的反对者终于都死光了。这就是不可通约性。

爱因斯坦说:在问题的原有维度不能解决问题,在原有维度,问题只能呈现为问题,只有换一个维度,才能解决现有问题。

红移: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

牛顿核心世界观在量子力学中全部被推翻。其中所表现的因果律,连续性,决定论,预测性,机械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颠覆牛顿力学的世界观,但无比诡异的是,爱因斯坦几乎以一己之力推翻了牛顿力学,却被禁锢于牛顿世界观之中。

1925年,爱因斯坦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之后的30年,他执拗的批判他所参与建立的量子力学。

40岁之前,爱因斯坦是牛顿物理学独一无二的革命者;

40岁之后,爱因斯坦是牛顿世界观独一无二的捍卫者。

薛定谔的猫的问题

微观世界,没有发现时,放射性原子处于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状态。

宏观世界,导致在没有观察时,猫处于活的和死的叠加状态,同时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常识要么死的要么活的太不一致了。

好奇会害死猫。一旦观察,原子的状态立即确定,那么猫的状态也就确定了,我们的好奇心或者害死了猫或者救了它。

所以爱因斯坦在晚年反对量子力学,并提出了两个假设:

两个电子是相互独立的客观实在

电子之间没有超光速的信号传播

并且做了一个思想实验:母粒子分裂成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子粒子。如果自旋方向在观测的那一刻才决定,这两个粒子必须同时做出反应 不管其间相距多少。

一旦查看了一个粒子,另一个粒子也会做出反应。这叫超越光速了,爱因斯坦说这不可能。

但量子纠缠实验已经证明,即使两个相隔很远的粒子,只要一个粒子往一边转,另一个粒子就会往相反的方向旋转。爱因斯坦是错的。

要是这样 我宁愿做皮匠,甚至是赌场发牌员,也不愿意做物理学家。

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不敬,命运把我变成一个权威。

爱因斯坦是有史以来智慧调动最深刻的人,依然走不出人类固有的思维遮蔽性。

何况你我呢?

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发现第二曲线

。。。。

相邻课程

阅读 下载数 55
拒绝游泳的鱼
拒绝游泳的鱼
认证课程发布者
关注发布者
拒绝游泳的鱼
拒绝游泳的鱼
认证课程发布者
课程数
粉丝数
关注发布者
栏目专题
user-avatar
国学
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
user-avatar
生物同步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
user-avatar
化学同步
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
user-avatar
SEO营销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汉译为搜索引擎优化。
user-avatar
乐器演奏
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
名人推荐
user-avatar
刘一秒
广受认可的中小企业家创业导师。
user-avatar
周思敏
国际时尚礼仪教育专家.
user-avatar
董明珠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user-avatar
梁凯恩
梁凯恩是来自中国台湾省的演说家。
user-avatar
柳传志
中国联想控股、联想集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