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前要掌握的75个社交技能,简单到老人带娃也能教
课程下载
本课程供VIP会员免费学习。
下载途径:通过网盘转存下载。
课程介绍
这次在家时间这么长,孩子基本没社交生活了,这周在线上课,芊芊跟老师和同学之前的互动特别慢热,经常不好意思说。
我就想起来年前发过这套社交小故事的书,趁能去学校前给她读读,每天晚上当睡前读物看。
周一北京二环已经开始堵车了,感觉离全面复工复学的日子不远了,孩子又要和3D世界人打交道了,今天把这篇再发一遍,妞们可以带孩子每天读几本社交小故事。
————以下是正文 ————
同事家3岁的小悦悦平时主要是姥姥带,有一次小区楼下玩耍时不小心把别的小朋友用叶子花瓣做的秘密花园弄坏了,悦悦说了“对不起”,但是小朋友仍然很生气,大声对她说“你真讨厌,我们不跟你玩啦!”,悦悦不知道该怎么办,坐在一边远远看着,后来急得大哭起来,姥姥见悦悦哭的厉害就抱着她回家了。
孩子都喜欢跟小伙伴一起玩,在玩耍中学着怎么与人相处,怎么处理朋友间的小冲突小矛盾,这其实都属于社交技能和方法。但不管是我们还是老人,在带孩子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理解和使用这些技巧。
今天要说的这套课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刚才这件事,在第13个小故事《怎么说“对不起”》中就有一个解决办法:说“对不起”的时候,还要具体说一下是哪里做的不好,这样被道歉的人听了才会感觉好一点,也就是在“对不起”之后,再说说做错了什么,给对方造成了什么伤害。
在这件事中,悦悦就可以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们的花园弄坏了,这是你们好不容易做好的,你们一定很生气吧?
再比如,在第5个小故事《怎么做好朋友》中还有另一个解决办法,故事中淘淘不小心打碎了窗户,娃娃没有向妈妈告状,而是说明事情经过,还与淘淘一起把碎玻璃打扫干净,这是想办法把错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用在这件事中,悦悦就可以提议几个小朋友一起整理,再重新建造一个更漂亮的花园。
妞们看出来了吧?这套课程就是用类似这样的小故事来教孩子社交技巧, 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讲给孩子听就行了。
如果家里是老人帮忙带娃,也一点不用担心老人不会教,因为芊妈在故事的结构上花了点小心思,这个等下再细说哈。
这套社交课程的名字就叫《75个社交小故事》,分为5课,把75个常用的社交技能融入到孩子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中。
目的是用简单易懂的小故事,让孩子听着故事就能学,老人照着念就能教。
1、《75个社交小故事》教娃75种最基本最常用的社交技能。
这是全部5课的课程表,列出了所有故事的标题。
(点击图片看清晰大图↑)
每个故事都有漂亮的插图↓
每15个故事是一课,可以打孔装订成一本小书,封面的背面就是目录。
从故事的名字就能看出要说的社交技能是什么。比如,第1个故事的名字是《轮流玩》,就是告诉孩子,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时候,要轮流换着玩。
但并不是所有的小伙伴都愿意轮流玩,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这个故事的后半段给了两个解决办法:①讲事实说服对方,②换一种可以两个人一起玩的游戏。
这套课程都是类似这样的个小故事,能教会孩子75种基本的社交技能。
接下来,芊妈就来说一下这《75个社交小故事》的特点。
2、《75个社交小故事》,老人带娃也能教的社交技能。
为什么说老人带娃也能教? 简单说来就三个字:照着念,怎么照着念呢,主要因为有这样四个特点↓
特点①,简单的内容,一个故事只有两段文字,一张卡片正反两面,十句话左右就讲完,故事经过简单清晰,老人给娃5分钟讲完,一点都不累。
比如,第65个小故事是《冷静下来》,是说淘淘和娃娃在玩桌游时,淘淘因为输不起特别生气,不停地尖叫,娃娃说了好几个方法,帮淘淘冷静下来。
虽然整个故事只有7句话,但是从淘淘为什么生气尖叫,到娃娃怎么帮淘淘冷静下来,都说的很清楚,还给出了好几种冷静下来的方法,有深呼吸、从10倒数、想想最喜欢的温暖帐篷。
而且,从故事中不只能学到冷静下来的方法,还能看到不冷静的时候都有哪些表现,像是尖叫、攥紧拳头等等。可见,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分析问题的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一点都不少。
特点②:巧妙的结构,每个故事都有三个引导问句,孩子跟着问题就能思考,老人带娃的话只要照着念就行了,不用费劲去想怎么引导。
每个故事都有三个结构:开头的“看一看”是故事背景介绍,中间的“停一下”是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启发和思考,最后的“想一想”是总结和加深理解,这也分别对应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比如,第28个小故事叫《怎么处理来自伙伴的压力》,“看一看”的部分说,娃娃和搭档在做数学游戏,可是搭档却让娃娃练习扔骰子再接住的动作,接下来就是第一个引导问句:这是来自伙伴的压力,你认为娃娃应该听搭档的话吗?
同事家5岁的小米说,我的搭档这样说那我就这样做呗,反正是我们俩玩游戏,她开心我就高兴。但是有的孩子就会觉得不舒服,比如同事家的宝豆就说,我们是玩数学游戏,又不是玩杂技,这样做一点都学不到数学知识。
那故事中的娃娃是怎么说的呢?继续往下看,她跟宝豆的想法是差不多的,但是,听了这个意见的搭档仍然要求娃娃这样做。
接下来翻个面,就到了“停下来”的引导问句:你觉得谁说的对?为什么?
小米想了想,回答说:我觉得娃娃说的对,因为我们扔骰子的目的是看骰子上面显示的数是几,而不是看扔接骰子的动作,所以不应该把时间花在练习这个动作上面。
带着这些思考再看故事的后半段,娃娃因为抓骰子从椅子上摔下来,老师过来告诉她:“当你觉得搭档的要求不合理时,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看到老师这样说,孩子会怎么想呢?最后“想一想”部分的引导问句,正好趁热打铁,用来启发孩子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比如,孩子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呢?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是继续忍耐还是勇敢的说出来?那换位思考一下,自己会不会要求朋友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呢?
这样看来,三个位置的引导问句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看一看”,故事起因部分,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联想后面故事的发展,带入到故事情景中来。
·“停下来”,在故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孩子可以对故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想一想”,最后经过总结思考,孩子会加深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例,练习并掌握这些社交技能。
所以,这样的结构设置,老人只要照着念,在问题的时候停一下,孩子只要跟着听,顺着问题思考,就能带入故事情节,学习里面的社交技能了。
特点③:孩子的角度,有趣的情节,这75个小故事的主角都是两个小孩——淘淘和娃娃,大概4-7岁的年龄,有时是同学,有时是朋友,有时还可能是兄妹俩或姐弟俩,总之都是生活中经常一起玩耍、有社交联系的小伙伴。
他们在故事里说的想的做的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所以孩子看了就好像是看到身边的哪个小伙伴,或者干脆就是孩子自己。
比如,第32个故事《当朋友对你说“不”》,讲的就是淘淘和娃娃一起玩游戏,淘淘特别想玩捉迷藏,不停的缠着娃娃,想说服娃娃陪他玩,图中标蓝的都是淘淘想要说服娃娃时说的话,有质问、祈求、不依不饶,还有点撒娇的感觉。
而娃娃开始时一直说“不”,后来才说出不想玩捉迷藏的原因是自己藏起来的时候会害怕,这也符合孩子的心理,一般孩子都不太愿意在同伴面前承认自己会害怕这件事。
而淘淘在知道这个原因后,就不再要求玩捉迷藏了,因为当听到小伙伴真诚的原因时,孩子都会感同身受,自然也就理解和接受了。
所以,虽然故事里的孩子叫淘淘和娃娃,但只要换成孩子和伙伴的名字,就是孩子自己的故事了。
特点④:卡片小书,方便携带,一个故事一张卡片,正反两面,字体大适合老人看,有插图孩子喜欢,打孔装订成一本,方便携带,利用碎片时间就能读。
比如,暑假里我同事一家出去旅行,要玩6天,就带了6张卡片,放在书包外面的口袋里带上飞机,长途飞行中可以看,当做睡前故事也正合适, 如果孩子喜欢,一本都带上也不多。
课程的特点就说到这里了,例子也举了几个供妞们参考,总之就是很简单,让老人照着念,孩子跟着听,跟着问题去思考就行了。
3、《75个社交小故事》怎么获得?
①《75个社交小故事》一共有5课,每课都有15个社交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独立的,前后没有关联。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只要A4纸打印后对折粘贴就行了。左上角留有打孔的位置,可以用塑料装订圈订成一本。
②适用年龄:3-6岁上幼儿园的孩子,当然大一点的上小学1-2年级的孩子也能自己看。
这75个小故事分别是75个社交技能,简单到老人都能教,对平时上班忙碌的妞们,最合适不过了,当然妞自己念给娃也是完全可以的,关键是不用动脑筋,引导孩子思考的问题也都在里面了,照着念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