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视频 妈妈知道怎么办
课程下载
本课程供VIP会员免费学习。
下载途径:共421 MB,网盘转存下载。
课程介绍
孩子总是哭闹怎么办?孩子经常不听话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别急,妈妈知道怎么办!本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围绕亲子沟通、品格培养、幼儿教育等方面,结合大量实例,总结出实用又科学的育儿小妙招,帮你快速摆平亲子教育中的“鸡飞狗跳”, 成为众人羡慕的“明星父母”!
《妈妈知道怎么办》,其中在讲到孩子为什么要打游戏的时候,我深表赞同。樊登说了孩子在打游戏中获得了满足感和快乐,没有人去苛责他,他有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那孩子愿意玩游戏的原因,就在于家长总苛责孩子。
比如说“实事求是”类的家长:一个孩子考试成绩是97分,但是孩子特别的紧张,因为他的父母会特别的在意丢的那三分哪儿去了?然后去让孩子翻书,找到丢的三分在什么地方,然后把这个错误的部分多做几遍。
结果这个孩子总是在考试的时候特别的紧张,因为他怕得不到100分。
还有的是“直升机式”家长:当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总是在背后盯着,或者就在旁边盯着,把孩子像变成一个犯人一样。有很多的孩子是这样形容家长的,我在写作业,我的妈妈在门后倚着看着我,我都不需要回头看,我都感觉到一种恐惧感。
想一想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自己都不是快乐的,也让孩子不快乐。那孩子肯定是需要做点儿什么来让自己快乐的,所以孩子才爱上了打游戏。
我真的很感谢王小骞写的这本书《妈妈知道怎么办》,她告诉了大家,她当初就是因为不懂得怎么样更好地教育孩子,所以才开始学习心理学,当她学成了以后,不仅让自己变好,也和孩子的关系变好,同时也有一种使命感,想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不断的犯错误,也就是说我们上一代人就是在犯这些错误,也许上上一代人也是这样,所以这就是在不断地进行错误的轮回。
那当我们开始学习的时候,然后去把这些正确的理论运用了,就开始改变了,然后去终止了这种轮回。
也许在改变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反复,但是只要你能一直保持有意识的改变,有问题没有关系,承认错误就好,然后去改变。
这样你才会慢慢的变好,你的孩子也会受益,你的身边人也会受益。
当孩子发现家庭也温暖了,父母之间也恩爱了,而且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孩子还会打游戏吗?打游戏多无聊呀,而且还费眼睛,对不对?
。。。
她曾经是央视主持人,41岁有了女儿。从照顾生活,到教育引导——从相对简单的“养”,到无比复杂的“育”,她感觉力不从心。不能依靠自我感觉去养育,感觉错了,谁为孩子的成长买单,为了成为合格的妈妈,称职的妈妈,她把自己“回炉”,攻读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业的硕士学位。她就是王小骞,她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实践、总结,在孩子身上看到来了很明显的效果。所以她把自己所学、所思、所用以及所经历的养育事件、养育理念、养育方法写成了一本书《妈妈知道怎么办》
这本书,不仅能帮你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思考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能解决你在育儿路上遇到的各种困惑的“锦囊妙计”,“疗效”甚佳。
现在,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这些秘籍,希望大家都能在育儿路上走的轻松、愉悦,收获一个阳光自信有魅力的宝贝。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孩子不睡觉的场景,反复催,最后以妈妈发火,孩子乖乖上床收场。看似是妈妈“胜利”了,但是孩子的心情很糟糕,甚至会记恨妈妈。不能有效沟通,沟而不通,我们对孩子的爱可能就会变成伤害。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55387”定律。即55%+38%+7%=100%。55%是沟通中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38%是讲话时的语气;7%是说话的内容。
一个人的态度傲慢,对我们嗤之以鼻,或居高临下,或缺乏尊重,语气里透着不屑、否定、指责、教训、不耐烦。。。。。。那我们还会关注、赞赏对方说话的内容吗?很难。即便他说的都对,我们也会搜肠刮肚找理由否定他,因为对方的态度和语气让我们不舒服,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抵御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进入情绪对抗。
有的妈妈一脸严肃的往那一站,还没开口,完了,已经失去了55%;再生硬的讲一堆道理,38%也没有了;孩子已经产生防御,此时爬虫脑在工作,恐怕7%是说话的内容也传达不到了。
回到孩子不睡觉的场景,妈妈可以慢慢走到孩子身边,摸着孩子的头,用柔和的语气对孩子说:“宝贝儿,到了睡觉的时间了,你想让小企鹅陪你睡呢,还是想让长毛兔陪你睡呢?”如果妈妈用这样的语气和态度和和孩子说话,沟通的难度就会降很多。孩子可能就会开心的选一个毛绒玩具睡觉去了。
玛丽正在院子里玩,两个男孩正在踢球。突然男孩子用力过猛,球踢到邻居家的窗户上,玻璃碎了一地,两个男孩吓跑了,玛丽呆呆的站在那里。妈妈听到声音跑出来一看,就冲着玛丽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能在这里玩球!你看看。。。。。。”玛丽想解释,根本就插补上嘴。
这样的情形多了,孩子就不愿跟父母沟通了。而父母还觉得奇怪,怎么孩子不爱跟我们说话了。其实是父母把孩子“塑造”成这样了,怎么能怪孩子呢!
俗话说,“两年学说话,半生学闭嘴”。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同理心倾听”,做到以下四点:
1.认真看着孩子的眼睛和眉心,不打断孩子说话。
2.等孩子说完,简单重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或者半句话。
3.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
4.保持语气平稳、态度温和。
父母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你有没有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事情打过孩子,等气消了又心疼自责后悔?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可是就是控制不自己,什么原因呢?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提出了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是一个隐喻,只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的海面下,不为人所见。
冰山理论包括七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浮在“海平面”上的占很少一部分,那就是我们的行为,其他六个层次都隐藏在“海平面”以下。
我们对我们的行为做法做个分析叫做“走冰山”,通过“走冰山”我们可以发现,失控打孩子的原因并不是简单停留在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行为层面。深入探究后,可能是妈妈自己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得到的认可和赞赏比较少,所以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完成未能完成的事。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妈妈就可以获得别人对他教子有方的赞许。
运用“走冰山”,可以让我们认识深层的自我,还要给爆发的脾气按下“暂停键”。当然,刚开始做会很难,但是坚持训练会很值得的。
当父母感觉自己面临情绪失控,该怎么办呢有三个方法:
1.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不分好坏,所有的情绪都应得到我们的接纳和正视。
2.使用冰山理论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分析。用“走冰山”的方法来一层层的认识自己。
3.自我觉察。反思自己出现情绪的真实原因。让我们失控的,未必是孩子,想一想在自己的成长中,有什么样的类似经历和体验。
有的家长不会好好说话,明明是担心孩子感冒,结果说出来的话就是,不穿衣服,冻死你啊!过马路的时候怕孩子穿马路危险,说话就成了,过马路就这样过不撞死你。
这样的家长是有抒情障碍的,本来是爱孩子的表达,但是表达完之后,孩子认为我又挨训了,家长也很愤怒,很烦躁。
所以要学会一致性表达,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按下暂停键,识别一下情绪,再想想自己到底想说啥,然后从正向好好说出来。
打孩子是最要不得的。打孩子是人身侵犯,而且打孩子带来的不是教育,是恐惧。孩子是因为恐惧才屈从于你,但马上他会进入到一种暗暗的反抗,孩子离你越来越远,他心里的门一扇一扇对你关掉,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孩子排斥千里之外的。
打孩子会带来五个严重的后果。第一,孩子可能会变傻;第二,孩子可能会变得爱撒谎;第三,孩子会学习父母打人的暴力方式;第四,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会变得不自信;第五,孩子可能会形成易怒的性格。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停止打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品格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有的家长说不能抱,一哭就回应他,养成坏毛病就不好带了;有的家长说这是孩子在表达需求,是要回应的。
哭泣免疫法是华生提出来的,前面说的第一类家长就是用的哭泣免疫法。华生也是用哭泣免疫法养育自己的三个孩子的,可是华生的孩子老大自杀,老二自杀未遂,老三终生流浪,靠华生的接济过活。
与之相对应的,小骞老师提出了情话陪哭法。情话是共情的话。比如孩子在那里哇哇大哭,哭的家长头都要炸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共情。其实共情没有那么难,就是说一下他当时的那个状态,就直接把他的状态说出来,哎吆宝贝不高兴了,哭了呀,共情了就够了,孩子马上就觉得爸爸妈妈看到我的状态了,他的火气就神奇的被抽掉了。
但是大多数的家长看到孩子哭,会说你哭什么哭,哭不解决问题。其实就是把这句话置换成,哎呦,不高兴了,哭了,就这一句话,沟通就向着良性方向走了,接下来你再想说什么都是通的了。
塑造孩子的人生基座
孩子天生就喜欢比较,我第一,你第几,我赢,你输。那怎么能够让孩子更多的在意自己的成长,而不是跟别人比较呢?
小骞老师在平时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就跟他讲,人有三种快乐,最低等的叫竞争性快乐,比出来的;第二种非竞争性快乐,你可以跟自己比,别跟别人去比;第三种快乐是无条件的快乐。女儿有时候跟妈妈说,你为什么不夸我,她就说不要搞这种竞争性快乐,孩子就没事了。要给孩子一些这样的灌输。现在一些优质的绘本在教输赢的,赢没有问题,是值得高兴的,重点在于不能输不起。
我邻居家的孩子,特别害怕他爸。只要他爸不在家,他就是一个小霸王,谁的话都不听,家里东西乱扔,爷爷奶奶都敢打。只要一说爸爸回来了,他立马安静。家里人实在管不了的时候,还会拿他爸爸来吓唬他。
很多家庭遇到这种情况,还觉得挺好玩,爸爸还说你看孩子,就怕我。家人也认为反正有个怕的人就行了。这样家庭的孩子,给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就按妈妈的一套来,给爸爸的一起的时候就按爸爸的一套来,她趋利避害,孩子就会慢慢形成的这样行为方式和做人方式,看人下菜碟。他长大以后进入人际关系,他就开始琢磨了,我得对谁要好一点,不然我就要吃亏了。
所以我们家里的成员,教育孩子的观念和行为要一致起来。已经出现问题的家庭,一定要坐下来沟通交流,制定一个流程和标准,共同执行。
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
学习是我们家长最关心的了。说到学习,就绕不开做作业这个话题,孩子不爱做作业,是家长十分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很多家长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光是上火,血压都高了,血管都要爆了。这时候就要给孩子设定一个出错率。孩子不可能是100%的正确率。这个100%正确的预设,对家长来说就是一个折磨。有的家长说他并没有期望孩子能全对,但是只要孩子写错一点,算错一点,他就着急、纠正。一着急孩子就更不愿意写作业了,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情绪情感体验。作业和糟糕的情绪情感体验一旦连接起来,孩子不敢恨你,她就恨上了作业,然后他又一步一步移情扩大化,就恨上了学业。
如果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是正向的情绪体验,他感到高兴,感到愉快,感到有成就感,他就对作业产生深一步的兴趣,反之就很反感。
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就是因为打游戏全程都是愉快的、高兴的。人的情绪跟高兴的情绪结合起来,就很容易上瘾。
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先从夸奖和认可认可开始。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没有优点的,家长缺少的是发现。在一个节目中一位父亲跟儿子(青春期)闹得很僵,在节目现场,主持人提议让父亲找个优点夸一下孩子,父亲就木在那儿好几分钟后,现场出奇的安静,整个气氛顿时凝固住了,后来父亲轻声说“我的儿子十几岁了,我怎么找不到一个优点啊!” 当时很多人眼泪都要出来了! 怎么夸呢?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屁股上像长了根刺一样,坐不住,他总会坐十秒钟,就夸她坐住的那十秒钟。写的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再乱总有一个写的好的字吧,就夸这个字写的认真写的好。一个字好的也没有,那总得有一个笔划写的好,就夸这个横写的直写的漂亮。他总会乐于助人吗,他是不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他爱不爱笑,他是不是愿意帮助妈妈做一点事情,总会有的呀,夸他!我们要学会发现,挖掘孩子的优点。
有的家长担心夸孩子,他会翘尾巴,会飘,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潜藏在冰山底下的深度渴望,包括被理解,被认可,被赞赏,被接纳,被爱,这深度渴望里一定不存在被批评,被贬低,被否定,被挖苦,被羞辱,被恐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夸孩子,是在满足一个人的深度渴望。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仅限于养活孩子,还要做孩子的教育者、引领者。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做个智慧父母,把爱传递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