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人生而有知
课程下载
本课程供VIP会员免费学习。
下载途径:共140 MB,网盘转存下载。
课程介绍
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人生》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那时人类的技术已达到了可以研究记忆遗传的地步,孩子带着母亲的记忆在子宫里诞生,通过某种方式与外界沟通,他继承了母亲的所有记忆,记得她曾经见过的世界、历经的人生。
莹博士称这种技术为“生下你自己”,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次实验或许会成就人类永生的可能。记忆一代代垒堆,多少年后,那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数代人的智慧,也许会诞生无数的奇迹。
可事实当真如此吗?胎儿记得母亲小时候生活的艰苦与无望,长大后孤身来到城市的恐惧与迷茫。母亲憧憬大城市的繁华,但他只感受到恐惧,他的记忆告诉他人生多灾多难。
他没有勇气去穿透苦难的人生见证她们口中的阳光明媚,他贪恋母亲羊水中的温暖。当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出生时,他在一沉寂的夜晚夜晚悄悄扯断了自己的脐带。
尚未出生的孩子,何来这样的毅然奔赴死亡?是记忆使然。我们以为他会是一个带着成年人灵魂的小孩子,实则他只是个被强硬灌输记忆的稚童,这张白纸上顷刻间色彩斑斓,可事实上他还未形成一种世界观,连自己的存在都没来得及完全接受。
他对世界熟悉又陌生,纵使有记忆,却非自己亲身经历,他对一切都还有“为什么”的迷茫。这世上再多的瑰丽,都是母亲眼里的别人的样子,实则这个女人的一辈子都在劳动,她贫穷、没文化。在孩子眼里,外界正张着血盆大口等着他自己往里跳。
“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竟然认为复制记忆就能从精神层面上复制一个人,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除了大脑中的记忆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许多无法遗传也无法复制的东西。”
莹博士如是说。
人并非因为记忆经历而成为一个人的,世上人经历大都相似,却依然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记忆可以复刻,思想却不可以。意识层面的东西才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既然人出生就没有记忆,那么这是生死间最合理的的存在。母亲自以为的自我救赎,实则后果不可预料。
海子曾写过那么多美丽的诗,纵使他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尽是人间烟火的温柔,却选择了卧轨自杀;老舍先生十年里受尽苦楚,带着遍体鳞伤心死如灰,冰冷的湖水做了最后的归宿,他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然而里面却充满了无耻的笑声。”那么无知到底算不算一种幸运?人生的无望,究竟是看不透还是看太透?
未知给人一种安全感。好奇为活着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理由,当一切都变成已知,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都说哲学家是最接近孩子的存在,那么胎儿用他的眼光去审视母亲的一生,它又看见了什么呢?
而母亲最终选择了组成家庭,当她有了一个正常出生的孩子,才感受到生命真正的魅力——
“莹博士用研究的眼光看着怀中的婴儿,但孩子却不是那种眼光,他忙着伸出细嫩的小手去抓晨雾中飞扬的柳絮,从黑亮的小眼睛中迸发出的是惊喜和快乐,世界在他的眼中是一朵正在开放的鲜花,是一个美妙的大玩具。对前面漫长而莫测的人生之路,他毫无准备,因而准备好了一切。”